跳到主要內容區
 

 

ImgDesc

江瑛貴 教授
Jiang, Ing-Guey

學生版

          
個人網頁
研究室電話:03-5742258(綜二館505)
實驗室:巡天觀測研究室
實驗室電話:03-5742558(綜二館505)
傳真:03-5723052
E-mail:jiang@phys.nthu.edu.tw


  學歷
  1. 英國牛津大學博士 (1999年)
  現職與經歷
現職: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(2016/08- )
經歷:
  1.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(2009/08- 2016/07)
  2.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(2006/08- 2009/07)
  3.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(2001/08-2006/07)
  4. 中央研究院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
  研究領域
  1. 系外行星
  2. 行星系統的形成與演化
  3. 星系動力學
  4. 星系結構
  研究興趣與成果
Updated on September 3, 2006

(A) 行星系統的黏滯引入式共振捕捉
我們研究原恆星盤對共振之效應, 我們發現原恆星盤氣體 黏滯力可以將小星體捕捉至 3:2 共振

(B) 恆星與行星之潮汐交互作用
從系外行星的觀測資料顯示, 行星的質量與軌道周期成正比, 這可能跟潮汐交互作用有關. 我們 計算了系外行星可能被偵測到的最小可能半長軸, 以及系外行星軌道遷移的時間尺度, 結果確與觀測資料符合

(C) 棕矮星的形成
我們提出一個新的理論, 棕矮星可能在環繞雙星系統的氣體盤上形成, 而後由於軌道不穩定而被散射至他處

(D) 衛星系軌道演化
我們研究人馬座矮星系的可能軌道, 我們發現來自暗物質的摩擦力扮演了重要角色

(E) 星系結構
我們利用電腦模擬, 發現宇宙暗流可將雲暈旋轉5度左右, 星系盤可因此具有彎曲的形狀, 彎曲的程度與天文觀測結果一致


  代表著作
  1. [2006] Jiang, I.-G., Yeh, L-C, “On the Chermnykh-Like Problems: I. The Mass Parameter u=0.5”,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(accepted) (2006).
  2. [2006] Yeh, L.-C, Jiang, I.-G. “On the Chermnykh-Like Problems: II. The Equilibrium Points”,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(accepted) (2006).
  3. [2006] Jiang, I.-G, Yeh, L.-C, Hung, W.-L, Yang, M.- S, “The Application of Similarity-Based Robust Clustering on the Extra-solar Planet”, MNRAS, 370, 1379 (2006).
  4. [2004] Jiang, I. -G., Yeh, L. -C, “The drag-induced resonant capture for Kuiper Belt objects” , MNRAS,355,L29 (2004).
  5. [2004] Jiang, I.-G., Laughlin, G., Lin, D.N.C., “On the Formation of Brown Dwarfs”, AJ, 127,455 (2004).
  6. [2000] Jiang, I.-G., Binney, J., “The Orbit and Mass of the Sagittarius Dwarf Galaxy” , MNRAS, 314, 468 (2000).
  7. [1999] Jiang,I.-G., Binney, J., “Warps and Cosmic Infall” MNRAS, 303, L7 (1999).
  8. [1998] Binney,J., Jiang, I.-G., Dutta, S.N., “The Persistence of Warps in Spiral Galaxies with Massive Halos” MNRAS,297,1237 (1998).
 

 

 

 

瀏覽數: